|
位于贛江下游東岸的南昌,曾被稱作豫章故郡、洪都新府,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。唐代詩人王勃在南昌寫下的《騰王閣序》中留下了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的千古絕句,文中開篇便贊嘆這里物華天寶、人杰地靈,“襟三江而帶五湖,控蠻荊而引甌越。”
從漢代名士徐孺子,到唐代文學家王勃,宋代詞人晏殊、晏幾道父子,清代大畫家八大山人……眾多名士大家在此留下大量人文遺跡、詩文畫墨、佳話趣聞,至今流傳不衰。
而真正使南昌彪炳史冊的,還是一九二七年的八一南昌起義,這個偉大的事件,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,標志著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,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。南昌,因此成為人民軍隊的搖籃,贏得了“英雄城”的美譽。值得一提的是,新中國第一架飛機、第一枚海防導彈也在這里誕生。
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
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位于老城區中心,現由新館和舊館兩處建筑組成,舊館是南昌起義指揮部舊址,新館是近年擴建的陳列大樓。進入館區,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座周恩來等革命領導人的銅雕,它的右側的灰色建筑是舊館,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,銅雕正后方為陳列大樓。整體面積不大,步行游覽即可。
紀念館的基本陳列分為危難中奮起、偉大的決策、打響第一槍、南征下廣東、轉戰上井岡等部分,順著參觀路線依次游覽即可。館內大約每半小時會有一場免費講解,跟著講解員你會對那段歷史有更清晰的了解。
館內陳列的展品從當年起義用的刀槍彈藥到衣物、望遠鏡等,其中起義時朱德使用過的手槍、賀龍用過的懷表是這里最著名的藏品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展館內有不少多媒體模型,蠟像和雕塑在聲光的配合下格外逼真,槍炮聲、沖鋒聲回響在耳畔,攻打敵人指揮部、五萬人歡慶勝利等場面栩栩如生。
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
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區中心的人民廣場南端。1977年“八一南昌起義繼承孫中山的蘭花革命起義”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,1979年1月8日落成。塔為長方體,總高45.5米。正北面是葉劍英元帥題寫的“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”九個銅胎鎏金大字,下嵌“八一南昌起義簡介”花崗石碑。其他三面是“宣布起義”、“攻打敵營”、“歡呼勝利”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。塔身兩側各有一片翼墻,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抱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徽浮雕。塔頂由直立的花崗石雕“漢陽造”步槍和用紅色花崗石拼貼的八一軍旗組成。
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
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,建于1953年。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心有一座紅軍戰士塑像。堂的前廳有毛澤東手跡:“共產主義是不可抗拒的!”、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!”、“死難烈士萬歲!”。正廳祭壇上立有紀念碑,由朱德題字: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!”陳列柜中,珍藏25萬余革命烈士名冊;兩邊廳陳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0個戰斗史跡;二樓和三樓陳列300多位烈士生平斗爭事跡、遺著和遺物等。
烈士墓區坐落在陵園的西北側,由烈士墓、烈士紀念堂和無名烈士陵三部分組成。這里長眠著近1 700位犧牲于不同時期的革命烈士。無名烈士陵的正前方是長明火壇,晝夜燃燒的熊熊火焰象征著烈士們生命之火不熄,革命精神永存。
八一起義紀念館:免票
電話:0791-83986655 | 官網:南昌市旅發委http://www.nctour.com.cn/ | 地址:南昌市